:::


第二十五屆歷史研習營-「物」的歷史

  

  本屆主題為「物」的歷史。第五屆(1996)歷史研習營曾以「物質文明與歷史發展」為主題,在溫故知新之餘,嘗試拓展對於「物」的認識,進一步探索相關歷史研究的可能性。課程內容的規畫涵蓋以下三個主軸:第一、傳統中國關於「物」的概念;第二、不同領域對於「物」的研究觀點與方法;第三、民國初年對於「物」的蒐集、分類、展示。研習營中將要探討的主要課題包括:

  1. 如何探索不同歷史時期對於「物」的認識?
  2. 如何描述「物」的特徵?
  3. 如何重建「物」的製作情境與使用脈絡?
  4. 如何思考「物」的生產、發掘、流通、消費等層面與歷史文化的相互關係?
  5. 如何運用不同材質、類型的「物」來進行歷史研究?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習屆數:第二十五屆歷史研習營
研習主題:「物」的歷史
研習時間:西元2016年1月20至24日
研習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會議廳
人數:101人


 

一月二十日(星期三)

14:45~15:20

報  到

15:40~16:00

開幕、所長致詞(黃進興院士)

16:00~17:20

迎新會(認識講師、導師、學員自我介紹)

17:40~18:50

晚 餐

19:00~20:30

杜正勝  古代物的研究──心態史的探討

20:30~21:30

分組討論

 

 

一月二十一日(星期四)

08:00~08:45

早 餐

09:00~10:30

邢義田  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

10:30~10:50

休 息

10:50~12:20

王明珂  玉器與青銅器的歷史: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初

12:30~13:50

午 餐

14:00~15:30

黃銘崇 由銅器看商周之際歷史的幾個面向

15:30~15:50

休 息

15:50~17:20

林美香 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的服飾與國族認同

17:40~18:50

晚 餐

19:00~21:00

分組討論

 

 

一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08:00~08:45

早 餐

09:00~12:20

參訪本所文物陳列館、傅斯年圖書館

12:30~13:50

午 餐

14:00~15:30

李貞德 從一味到四物——當歸的奇幻旅程

15:30~15:50

休 息

15:50~17:20

劉益昌 考古學對於遺物的研究

17:40~18:20

晚 餐

18:30~20:00

趙金勇 陶瓷器的考古學意義

20:00~21:00

分組討論

 

 

一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07:15~07:45

早 餐

08:00~12:00

戶外教學(故宮博物院)

12:00~13:00

午 餐

13:00~18:00

戶外教學(十三行博物館)

18:00~20:00

晚 餐、綜合討論

 

 

一月二十四日(星期日)

08:00~08:45

早 餐

09:00~10:30

林志宏  民國時期的文物認識與研究

10:30~10:50

休 息

10:50~12:20

戴麗娟  物質與非物質文化:以Marcel Mauss的作品為核心的探討

12:30~13:50

午 餐

14:00~15:00

分組討論

15:00~16:00

綜合討論

16:00~16:20

休 息

16:20~17:20

頒發研習證書、閉幕

17:30~19:30

晚 餐


 

主講人

服務機關

講題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古代物的研究──心態史的探討

邢義田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

王明珂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玉器與青銅器的歷史: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初

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由銅器看商周之際歷史的幾個面向

林美香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的服飾與國族認同

李貞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從一味到四物——當歸的奇幻旅程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考古學對於遺物的研究

趙金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陶瓷器的考古學意義

林志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國時期的文物認識與研究

戴麗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物質與非物質文化:以Marcel Mauss的作品為核心的探討

王明珂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導師

廖宜方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導師

鄭雅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導師

戴麗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導師

胡雲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導師

張繼瑩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導師

陳韻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導師

許凱翔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導師


王韻茿
台北藝大博物館所
陳韋廷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詹前倬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王煥文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李 頎
台灣大學歷史所
楊景堯
台灣大學歷史所
陳育材
台灣大學歷史所
施厚羽
台灣大學歷史所
彭奎翰
台灣大學歷史所
李盈佳
台灣大學歷史所
文宇軒
台灣大學歷史所
石昇烜
台灣大學歷史所
謝 璿
台灣大學藝術史所
罕麗姝
台灣大學中文所
王詩涵
台灣大學中文所
朱先敏
台灣大學中文所
林芳儀
台灣大學人類學所
張瑞賓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林于庭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林 明
政治大學歷史所
陳頌閔
政治大學歷史所
陳蒲玥
政治大學歷史所
崔 玲
政治大學歷史所
蔡庭玉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
陳郁文
東吳大學歷史所
賴炣妌
輔仁大學歷史系
周飛鴻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高家婷
淡江大學歷史系
韓正誼
清華大學歷史所
李亞喬
清華大學歷史所
楊晏菱
清華大學歷史所
吳宓芩
清華大學歷史所
王達甫(有事請假)
清華大學中文所
張智偉
中央大學歷史所
李美雲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所
劉榮貴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所
陳思羽
東海大學歷史系
黃蕙如
東海大學歷史所
張育州
中正大學中文所
陳冠垣
中正大學歷史所
陳柏元
中正大學歷史所
劉庭茹
成功大學歷史所
黃浩庭
成功大學歷史所
林庭婕
佛光大學歷史所
黃韋智
佛光大學歷史所
莊梓忻
東華大學歷史所
郭揚義
Dpt.Anthrop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鈴木惠可
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
梁肇龍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
蔡穎英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
蔡佳宏
北京大學歷史系
尹敏志
北京大學歷史系
陳蓁蓁
北京大學歷史系
魏 棟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吳羚靖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夏虞南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陳 柱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樊志強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特爾巴衣爾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吳洪斌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楊 潔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李 殷
復旦大學歷史系
李昕垚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顏岸青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崔 敏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徐悅超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車人傑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朱德濤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任 琳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