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三屆歷史研習營-「歷史、記憶、遺忘」
記憶研究自一九八○年代在歐洲學界興起,迄今在國際人文學界已引起廣泛的討論。對於歷史學而言,社會中的記憶訴求、記憶構成的象徵資源、記憶在族群認同與國家建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等等,挑戰了官方立史、史家撰史、近代歷史教科書的敘述,也刺激史學工作者重新思考歷史意識、歷史時間觀、大眾史學等問題。
本屆研習營邀請了十位學者擔任講師,分別從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領域,與年輕學子一起來探索這個方興未艾的領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習屆數:第二十三屆歷史研習營
研習主題:歷史、記憶、遺忘
研習時間:西元2014年1月22日至26日(星期三至日)
研習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會議廳
人 數:88人
一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
|
---|---|
14:30~15:20 |
報 到 |
15:40~16:00 |
開幕、所長致詞(黃進興院士) |
16:00~17:20 |
迎 新(認識講師、與會學者及學員) |
17:40~19:20 |
晚 餐 |
19:30~21:30 |
王汎森 從中國近代史看歷史記憶的問題 |
一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
|
---|---|
08:15~09:15 |
早 餐 |
09:30~11:30 |
王明珂 歷史記憶中的結構與符號 |
11:50~12:50 |
午 餐 |
13:00~15:00 |
楊瑞松 歷史記憶與國族建構想像 |
15:00~15:30 |
休 息 |
15:30~17:30 |
廖宜方 歷史記憶的地方差異——以唐朝為例 |
17:50~18:50 |
晚 餐 |
19:00~21:00 |
綜合討論 |
一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
|
---|---|
08:15~09:15 |
早 餐 |
09:30~11:30 |
周婉窈 何謂歷史?從霧社事件的記憶、遺忘與話語權談起 |
11:50~12:50 |
午 餐 |
13:00~15:00 |
蕭阿勤 世代、敘事與「去流亡」: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記憶重構與文化政治變遷 |
15:00~15:30 |
休 息 |
15:30~17:30 |
王 丹 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 |
17:50~18:50 |
晚 餐 |
19:00~21:00 |
綜合討論 |
一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
|
---|---|
08:00~08:45 |
早 餐 |
09:00~14:00 |
戶外參訪(參訪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午餐 |
15:00~17:00 |
戶外參訪(參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
17:30~19:30 |
晚 餐、綜合討論 |
一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
|
---|---|
08:15~09:15 |
早 餐 |
09:30~11:30 |
戴麗娟 歷史、記憶、遺忘──法國學界的相關討論 |
11:50~12:50 |
午 餐 |
13:00~15:30 |
李貞德、伍碧雯 誰是壞女孩?納粹、性別與歷史記憶(影片欣賞與討論) |
15:30~15:50 |
休 息 |
15:50~17:30 |
綜合討論 |
17:30~17:50 |
頒發證書、閉幕 |
18:00~20:00 |
晚 餐 |
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
|
---|---|
08:00~08:45 |
早 餐 |
09:00~12:00 |
參訪本所文物陳列館、傅斯年圖書館(自由參加) |
主講人 |
服務機關 |
講題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
王 丹 |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台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導師 |
陳涵郁 台北藝術大學傳藝所畢 |
朱乃瑩 台灣大學歷史系 |
劉品欣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雙修歷史系 |
周姿吟 台灣大學歷史系 |
黎冠忠 台灣大學歷史所 |
何幸真 台灣大學歷史所 |
陳涵書 台灣大學台文所 |
吳佩樺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
張秀卿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
莊郁麟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
吳政緯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
黃聖修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
黃健傑 政治大學歷史系 |
楊文喬 政治大學歷史系 |
陳育材 政治大學歷史所 |
李明心 政治大學民族系 |
湯舒雯(事假)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 |
蘇維新 政治大學台史所 |
張庭瑀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雙修歷史學系 |
陳韋宏 中央大學歷史所 |
趙偉圻 中央大學中文所 |
林育臣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張菁育 清華大學歷史所 |
陳 曦(事假)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
鄭中信 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 |
龍如鳳 中興大學歷史所 |
黃蕙如 東海大學歷史所 |
蔡亞芬 成功大學歷史系 |
何盈瑩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輔修歷史學系) |
廖偉翔 成功大學醫學系 |
廖采孺 東華大學歷史系 |
黃亮清 東華大學歷史系 |
孫愛欣 東華大學歷史所 |
趙 崢 復旦大學歷史所 |
王 惠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所 |
賴郁如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所 |
張康文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中文學程‧語言與傳播學院 |
鄭涵云 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美術史學 |
朱亞雲(事假) 澳洲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 |
趙嗣胤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校區歷史所 |
宋 今 北京大學歷史系 |
苗潤博 北京大學歷史所 |
曹 傑 北京大學歷史所 |
劉穎潔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所 |
聶 葳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所 |
段 鑫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所 |
謝一峰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
張海超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
邵小龍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
應 雷(事假) 南京大學歷史所 |
劉 兵 南京大學歷史所 |
沈志富 南京大學歷史所 |
何沁冰 四川大學考古所 |
彭述賢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姜 莉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馬洲洋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學研究所 |
謝皓玥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
魏建東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